当前位置:十点看书>穿越重生>策行三国> 策行三国 第426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策行三国 第426节(1 / 2)

阚泽坐在他对面,慢慢地品着酒,虞翻写的亲笔信就搁在面前的案上,已经拆开看过,而且不止一次。贺辅看完之后,一句话也没说,只是让人去请盛宪。盛宪是第一个看信的人,也是他让阚泽来找贺辅的。阚泽出身贫寒,在被虞翻提携之前,他与贺辅从无交往。他第一次来镜湖,就是贺辅宴请孙策,他闻讯赶来,在湖边远远地看了一眼。此刻身在湖中水榭之上,再看湖边,感觉完全不同。

他当然也清楚,如果不是虞翻提携,他一辈子可能只能在岸边旁观。就算他能入仕,县令长可能就是他的最高成就,连送礼都未必有机会进门。

远处有马车在湖边停下,盛宪下了车,沿着曲廊走了过来。他走得很慢,身边还有一个人,两人都戴着儒冠,穿着儒衫,手里执着方扇,一边走一边摇,说得很开心。阚泽站了起来,他认出那人是谢贞,博学多才,家里藏书很多,阚泽去借过书,与谢贞的儿子谢赞关系不错。

盛宪怎么把他带来了?

等盛宪、谢贞走到水榭,贺辅才站了起来,摆了摆袖子,示意侍女退下。他却没有动,看着阚泽上前行完礼,才笑道:“二位好雅致,又在谈学问?”

盛宪拱手还礼。“贺公说笑了,只是书坊里的一些事。”

“《论衡》刻完了?”

“快了,还有一点收尾。这不,正想着要请哪位大贤题写书名呢。”

贺辅微微一笑。“顾郡丞是蔡伯喈弟子,书道一流,何不请他出手。”

谢贞笑道:“顾郡丞的学问是好的,不过他爱惜羽毛,不肯落人话柄,我们只好另寻高明。听说孙府君书道高明,这部书又是他力主才能问世,所以我和孝章商量,请他出手题签。”

贺辅心知肚明,轻声笑道:“这也是个理,不过孙将军千金之躯,没有千金,你们怕是请不动。印书坊前后投了那么多钱下去,一点利还没看到,又要花这么多钱,虞仲翔很难办的。”

“与这部书能引起的反响相比,千金也值。”盛宪招呼谢贞等人入座,故意压低了声音。“有件事,不知贺公听说过没有?”

贺辅扬起眉,静听下文。

“蔡伯喈游历会稽时,见过一些《论衡》书稿,见识大涨,但别人问起,他却只字不提《论衡》,还将书稿秘不示人。”

贺辅眉心微蹙,沉吟片刻,不禁哼了一声:“竟有这等事?真是有辱斯文。”

盛宪点点头。“我也是听小婿提起,小婿则是听他从弟子正说过,据说是孙将军闲时说笑提及的。不过这也怪不得人,谁让我会稽士人不识明珠呢。王仲任辞世近百年,也没人愿意出资将他的遗作抄写布行。若不是孙将军,这部书遗失殆尽,我们也许都不清楚。”

贺辅沉吟片刻,点点头。“孝章说得有理。不如这样吧,德润要去平舆,就请他带一部清样,请孙将军过目,如果方便的话,再请孙将军题签书名。印书的事都是你们一力承担,我贺家没出什么力,这次给我一个机会,奉千金为润笔,请孙将军题签。再出十金为程仪,供德润和赵婴路上开销。德润,你千万不要嫌菲。”

阚泽拱手施礼。“那我就谢过贺公慷慨了。”

盛宪诧异地看看阚泽。“德润,你要去平舆,怎么没听你说?赵婴又是谁?”

阚泽说道:“这是虞长史关照的,不是什么大事,就没敢烦扰足下。赵婴是我里中少年,随我学过几天算学,有些天赋,虞长史让我带他去平舆,向徐大师公河请教。”

盛宪和谢贞互相看了看,不约而同的苦笑。看来虞翻对他们的不满很严重了,不仅要派人去木学堂求学,还要派阚泽和赵婴去平舆向徐岳请教算学,刻意强调实学的重要性。贺辅人老成精,一下子听出了其中的深意,奉千金为润笔不说,还特意拿出十金为路费,真是花钱如用兵,静如处子,动如脱兔。他们为了书坊的事几次向贺辅开口求援,贺辅可没这么大方过。

贺家再有钱,千金也是倾囊而出了。贺辅对孙策这么有信心?

盛宪突然灵光一闪。“豫章的战事结束了?”

贺辅点点头,云淡风轻。“刚刚收到公苗的消息,他已经进驻南昌,正在派人追击高干。”

谢贞恍然大悟,连忙拱手。“恭喜贺公,立此大功,公苗前程似锦,可喜可贺。”

谢贞也反应过来,连忙施礼。贺齐攻克豫章,扬州尽入孙策之手,孙策从此再无后顾之忧,这可是大功一件。且贺齐率两千人入豫州,半年不到就拿下豫章这样的大郡,用兵能力得到证实,必将得到孙策赏识。这时候贺辅再献千金助军,孙策岂能不投桃报李。

贺辅果然是老姜,眼光毒辣,钱都用在刀刃上。

贺辅很享受此刻。他已经看到了贺家成为山阴甚至会稽第一世家的曙光。周家已经败亡了,盛宪等人虽然有学问,但是他们太迂腐,只会读几句圣人书,不知道怎么抓住机会。贺家有贺齐这个孙策认可的名将,又有家资进行投资,只要不走错,前途一片光明。

如果孙策能应东南王者气的预言,贺家甚至有机会成为开国功臣。这时候不下重注,什么时候下重注?

“孝章,仲明,对虞仲翔的建议,你们怎么看?”

盛宪和谢贞还没反应过来,下意识的哦了一声,随即又道:“正要请贺公指点。”

贺辅笑了笑,用手中的纨扇敲了敲面前的案几,提醒道:“孝章,仲明,这是一个好机会,你们千万不能错过。我建议,不要限于四人之数,尽可能多选一些聪慧的女子入木学堂,将来学成归来,完全可以在会稽建一个木学堂嘛。仲明,你那从女……”

谢贞有些不乐意,打断了贺辅。“在下愚昧,不是太明白,还请贺公指教。”

“你是觉得女子抛头露面不合礼吧?”贺辅轻笑一声,垂下了眼皮。“你可知道那几个女子都是什么样的人?秦罗是黄忠平妻,张子夫是庞统未过门的妻子,至于黄月英和冯宛,还用我说吗?你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,怪不得会拒绝孙家的提亲。”

第1177章 贺辅的商道

谢贞面红耳赤。贺辅的鄙视如此直白,让他很没面子,忍不住想反驳贺辅,却被盛宪及时制止了。

“贺公,莫非这就是仲翔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?”

“我不懂什么道不道,我没兄长那样的学问,也没做过什么大官,只做过一任永宁长。不过我知道一件事,户口多少至关重要。有了户口才有钱粮,有了户口,才有人从军服役,治河修道的时候可不分什么男人女人,都是算人头的,国家每年征收口赋时也没说女人不用交钱,既然如此,那女人像男人一样做学问,有何不可?”

“话虽如此,可是……”盛宪做过太守,贺辅说的这些他也知道,逻辑没问题,这个结果却有些离经叛道,无法接受。没错,对普通百姓来说,男女其实是不分的,一样下地干活,一样交赋税,可是世家毕竟不同于庶民,女子在家读读书也就算了,怎么还能抛头露面,与男人争衡?就算乱世礼法松驰,不能计较太多,她们能行吗?

念头一起,盛宪随即想到了南阳幼稚园的女博士蔡琰。他没见过蔡琰,但是他读过蔡琰的古文字考证文章,学问渊博,说理精辟,常有独到之见,他自愧不如。听说陆康、高岱他们检校吴越古碑,考证吴越古文字,颇受蔡琰的文章启发。

至于木学堂的黄月英,那更是毋庸置疑,实力碾压一大群须眉男子。要不然的话,虞翻这么狂傲的人绝不会因为她一句话而改变了态度。

见盛宪、谢贞不说话了,贺辅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:“当年勾践灭吴,最重要的谋臣有两个,文种与范蠡。范蠡何许人也?商人。他为什么能助勾践灭吴?商人会算计,经商如用兵,多算者胜。孙家也是商人出身,孙将军用兵颇有行商之妙,这是上苍助我会稽人再一次胜过吴郡人的机会,你们却视而不见,还想和吴郡士林较高下,真是不自量力。”

盛宪很尴尬。“请贺公指点。”

“中原大战在即,胜负难料,孙将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惜血本的在吴会屯田,开办学堂?豫州、荆州都是前线,扬州才是孙将军的本州,才是孙将军的根本。只要守住扬州,就算豫州、荆州都丢了,他也不会一败涂地,有机会重振旗鼓。”

贺辅呷了一口酒,细细地品了品,也让盛宪、谢贞有时间品味他的话。

“江东人口少,让女人有机会和男人一样读书求学,其实和农夫妻子一起耕田一样,都是弥补人口不足。就算女人力气不如男人,两个当一个用总行吧?况且做学问这种事又不是比力气,女人未必比男人差。屯田水利要机械,出海经商要大船,行军作战要军械,这些机械、大船、军械从哪儿来?木学堂。黄月英是荆襄人,冯宛是关中人,孙将军能将木学堂一直交给荆襄人、关中人吗?你们看着吧,用不了多久,吴郡人就会将女子送进木学堂,到了那时候,你们再后悔可就迟了。”

贺辅敲着桌子,语重心长。“你们啊,死读书,读死书,最后只能读书死。此五百年之剧变也,抓住机会的人才能生存,抓不住机会的人只能死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