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啊,千万别下雨。一下雨,孙策就跑了,我们就白忙了。”袁谭附和道:“要不我们祭礼一下兵主吧,请他帮帮忙,别下雨,再让他帮我们战胜孙策。”
辛毗忍俊不禁,想了一会儿,又道:“如果孙策知道了,会怎么想我们?”
袁谭挑挑眉。“方寸大乱?”
辛毗拍拍手,大笑道:“好,如果能让他们这么觉得,这件事就值得做。使君,你这一计妙。”
袁谭愣了一下,自嘲道:“佐治,我又慢你三步。唉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,我这辈子是赶不上你了。”
辛毗笑道:“使君,高祖与项羽相比,一无是处,唯有能用人。最后他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天下,项羽却只能饮恨乌江。你是君主,只要把握好势就能无往而不胜,如果像我一样把心思花在这上面,你就不是君主,而是谋士了。张良、陈平纵有奇谋千万,也成不了高祖,只能为高祖所用。使君,慎之。”
袁谭欣然而笑。两人说笑了两句,马车将到城门,速度慢了下来,袁谭突然说道:“佐治,盟主委任了一位新的豫州刺史,南阳人阴夔。”
辛毗目光一闪,脸色有些难看。“这可不是一个好时机,我们正需要刘和出力呢。”
“是啊。”袁谭面色平静,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狠厉。“阴夔已经到了东郡,等他经过昌邑,我会把他留住,直到我们战胜孙策为止。”
辛毗点了点头,一声不吭。
……
袁叙、袁遗离开昌邑的消息很快送到孙策面前。
郭嘉、庞统等人聚在一起商议,讨论这两人突然离开昌邑背后的可能。一个是济阴太守,一个山阳太守,都是这次参战的主力,大战将至,他们突然离开,而且是同时离开,显然不是偶然。
郭嘉在山阳城里有细作,但大战之际,戒备森严,细作能不能及时将消息传递出来是个问题。两地相距八十里,骑兵还要近一天时间,细作的速度就更慢了。也许等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,这消息已经没用了。这时候就要看参谋团的实力。孙策对自己的参谋团有足够的信心,郭嘉、庞统联手,再加上周泰等人辅助,辛毗赢的可能性不大。
“时间太短,情报跟不上,我们只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,这时候换掉袁叙、袁遗对袁谭有什么好处,又会带来哪些隐患,那些隐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机会。”
郭嘉一边说,一边来回踱步,手里的羽扇摇得呼呼作响。
“我先说,你们作为局外人,看看我分析的有没有误区,或者说有没有一厢情愿的地方。我们在算辛毗的时候,辛毗也在算我们。看起来是破绽,也许是陷阱。”他举起手,竖起四根手指。“我初步想了一下,假设这是袁谭主动而为之,赶走袁叙、袁遗至少有四个好处。其一,多出两个太守空缺,可以激励将领努力作战;其二,此二人无能而辈高,对袁谭有牵制作用,让他们离开,袁谭可以更少掣肘;其三,此二人都是读书人,对武夫有排斥之心,赶他们走,有利于得豪强之心,比如李乾父子;其四,临阵换将,将士不熟,临阵难免生涩,易动难安,是个薄弱环节。不过……”
郭嘉笑了笑。“这只是看起来而已。若将军把这当成机会,选择这里突破,这也许就是一个陷阱了。”
第994章 牵着鼻子走
对郭嘉分析的四点,前两点没什么异议,这是很现实的好处。袁遗、袁叙的确不适合统兵作战,别说乱世,就算是太平盛世也不行,他们的行政能力低下,只喜欢读书,没本事还喜欢指手划脚,偏偏还是袁谭的叔叔辈,这让袁谭很难处理。让他们离职,好处是很明显的。
尽管如此,庞统还是提醒郭嘉,这两人虽然没本事,毕竟是长辈,而且一向对袁绍、袁谭还是支持的,之前也一直没有离职的迹象,突然同时离开,又是向汝阳老家去,而不是去邺城,似乎表明他们的离职有被迫的成份。因此,第三点、第四点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。
不管这是袁谭故意设陷阱,还是利弊权衡之下的无奈选择,有一点应该是事实:袁谭渴求一胜。
这才是袁谭最大的破绽。以袁谭现在的实力,如果只是为了将孙策父子赶出兖州,他完全可以以优势兵力强行推进。孙坚、孙策加起来不到三万人,孙坚还在攻任城,占用了绝大部分兵力,孙策直接指挥的兵力只有三千步骑,袁谭有四五万人,如果他步步为营,孙策只有后退,最多五天之后,袁谭就能将战线推到任城一带,孙坚将不得不解任城之围,或是决战,或是撤退。
明明可以稳操胜劵,却故意露出这种模棱两可的破绽,只能说明袁谭并不想孙策撤退,他渴求胜利,为此不惜将自己逼入绝境。在这个逻辑下,赶走袁叙、袁遗,让没有战绩的李乾做前锋大将才顺理成章。
郭嘉抚掌大笑。“将军,士元这只利锥露出锋芒了。”
孙策笑着点点头。“奉孝说势,士元剖心,袁谭、辛毗能奈我何?如此说来,李乾只是送上门的一个诱饵,我们是吃还是不吃?”
郭嘉和庞统四目相对,庞统客气的拱拱手,以示礼让。郭嘉笑道:“将吃不吃。”
“何谓将吃不吃?”
庞统说道:“袁谭的目的是希望李乾能缠住将军。李乾所领有万人中,大部分是山阴、济阴郡兵,但至少有一半是李家宾客部曲。这些人未必精于战阵,但忠心可靠,遭遇将军突袭时,李乾完全可以凭借他们稳住阵阵。以少击多,出奇制胜,利在速战速决,如果不能迅速击破核心,则要么撤退,放弃已得诸县和将得的任城,要么陷入重围。不管是什么结果,对将军来说都是败了。”
一直很安静的孙翊突然叫了起来。“如果直取袁谭,那又正好中了袁谭的诡计,对不对?”
庞统点点头,笑道:“对。”
“啊呀,那我们怎么办?打又不有打,退又不能退?”
“所以说才要将吃不吃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说,欲打不打,就和射箭一样,引而不发?”孙翊一拍脑袋。“哦,我明白了,这是为阿翁攻任城争取时间。”
孙策笑了,将孙翊拉到一旁,摸摸他的脑袋。“你看,你这脑子还是可以用的嘛。”
孙翊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。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大兄身边这么多聪明人,天天听的都是阴谋诡计,我就算再笨也能猜到三分。”
“那我们能争取几天?”孙权说道:“攻城旷日持久,少则月余,多则数月,可是昌邑离任城才几百里,就算走得慢,半个月也到了,我们又能拖延多久?”
“用不了多久。”陆议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春耕在即,袁谭比我们更急。且袁谭意在将军,那将军去哪儿,袁谭就会去哪儿,进退皆操于我手,想拖几天就拖几天。”
孙权不解。“什么意思?”
“这还不懂?”孙翊跳了起来,抬手就给了孙权脑袋一下。“袁谭想抓大兄,大兄就可以牵着他的鼻子走,就算退也未必一定要向任城方向退,去睢阳也可以啊。”
“大兄去睢阳,那袁谭围住阿翁怎么办?”
“笨,阿翁手里有两万多人,就算拿不下任城,守住高平、湖陆还不是绰绰有余?到时候泰山方向有太史慈,睢阳方向有大兄,袁谭三面受敌,他还能睡好觉吗?”
孙权恍然大悟,挠挠头,讪讪地笑了起来。
孙策笑而不语。论军事,孙权虽然比孙翊大,在营里的时间也长,但他显然不如孙翊有天赋。继续留在他营里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,不如让他做官去。按理说,他的行政能力还是可以的。
几个人商量了一番,孙策采纳了孙翊的建议,放弃东緍,向西南方向的防东、单父撤退,做出退守睢阳的态势,又保留迂回侧击昌邑的可能。为了让攻任城的孙坚不用着急,孙策安排朱桓守亢父,并给他增兵两千,掩护孙坚的左翼。
朱桓有部曲三百人,练新兵时他一直很刻苦,与士卒同食同宿,很得士卒拥护,本人的成长也非常迅速,蒲姑陂之战时,他的表现也非常亮眼,是给他独领一部的机会了。孙策扫荡周边诸县,为孙坚收集粮草的时候,就把朱桓带了出来,让他率领两千本部占据亢父。增兵两千后,他有四千人,而且全是精锐的江东子弟,足以守住亢父,即使袁谭将一半以上的兵力用于攻击亢父。
消息送出,孙策随即离开了东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