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十点看书>综合其它>七十年代餐饮大王> 第二十七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十七章(1 / 2)

俞向安在这边除了一些闲言碎语之外, 一切都好,俞向清在大宇公社牛角大队,彻底的跟梁涌做了一个了断。

还从知青院搬了出来, 跟一户奶奶带着小孙子小孙女生活的人家搭伙过日子。

她跟梁涌断了,同样, 也不想再跟莫雯雯住在同一间房。

她终究还是耐性不好, 看到讨厌的人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, 心里厌恶,没办法再做到笑脸迎人,不如索性公开表示她的态度,给自己一个解脱。

她的未来还很长, 何必跟那些讨人厌的人纠缠在一起。

她宁愿每个月出一点钱租这个老奶奶的房间, 独自过。

在这里, 周围全是人家, 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,这个老奶奶是个通情达理的, 还指望她能给她的孙子孙女补课, 她本身也有威望,她的独子在部队, 不用担心别人欺负。

搬出来之后,她是觉得山绿了,水清了,就连这恼人的大太阳都没那么让人心浮气躁了。

丁敏秀一直在注意着她的事情,她没有在俞向清面前露过面,她现在肚子显怀, 不想冒险让她猜到, 然后嚷嚷出来。

不过她让人偷偷打听, 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。

因为他们是知青,知青之间出点什么新鲜事儿,很容易就传开。

俞向清这件事情许多人不知道,但是要说梁涌的事挺多人是知道的。

知道有个知青跟公社某个干部的独生女儿谈对象了,还给他找了一个临时工的活,搬到了公社,虽然临时工不能转户口,但已经算是半个城里人,要是结了婚,那未来怎么样,可以想得出来。

他这是攀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啊。

别的男知青知道这件事都有先羡慕嫉妒。

他们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事,换成是他们,也愿意啊。

梁涌过得越好,也就代表着俞向清过的越差,想必被背叛的她,现在这时候应该十分痛苦吧,这对丁敏秀有一种隐秘的快感,看到她过得不好,她就开心了。

每每想到这里,她憋闷的心情就会缓解几分,她在这里,拿出了周博扬给她的私房钱之后,胡春雨更加明目张胆的克扣她的伙食,说着什么“反正你手里有钱,你要是想吃好的,那你就自己去买呗,你也别太娇气,当初我怀孕的时候我是靠山上的野菜树皮穿过来的,你现在还时不时的有个鸡蛋,你这可不能养娇了,对孩子不好……”

要不是怕她回去以后在女儿方荣面前乱说,她甚至连这鸡蛋都要扣下来的。

丁敏秀不是下乡当知青的,她在乡下不用干活,不过家里的一些家务她是要多少分摊一些,别的不说,她自己住的房间,要是她自己不打扫的话,她真的忍不下去,就这样她已经觉得很累了。

再一次万分庆幸,虽然她和博扬哥的事被提前揭露了出来,超乎了她的意料,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达到了。

她不想下乡,她不想离开城里。

绝对不要。

现在她只是来这里借住一段时间,不用下地干活,已经知道下乡有多辛苦了,要是她下乡的话,她觉得自己的命会搭在那里。

她做这样的选择是对的。

她现在就等着回去,要等月份再大一些。

到时候再回去,别人看到她的肚子,只会说她显怀的快,显怀得早,不会怀疑到别的方面去。

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,一定、一定要是个儿子,有了儿子,她也能说话要一个工作了。

只有自己也有了个正式的工作,她的未来才更有保障一些。

在得知俞向清和梁涌一刀两断的时候,丁敏秀下意识的以为她现在过得不好,不然怎么还会从知青院搬出去?

知情都是抱团的。

单独住出去,被欺负了都没人给她出头。

她当时就笑了,写了一封信回去给周博扬,里面还有一张是给赵巧娘的。

她在给周博扬的信上说了这件事,分享给他。

在给赵巧娘的信上她问她,是否知道俞向清的事情,不知道的话,那就是俞向清没有跟家里说了。

她猜测应该是她没有跟家里说,她是不想让他们知道,可能是怕丢脸吧。

姐妹两个居然都遇上了这样的事,哈哈哈,想起来就大快人心。

周博扬看到她这封信,跟丁敏秀一样,都高兴了,看到俞家过得不好,他就开心。

虽然他跟俞向清没有仇没有怨,但是她也是俞家人,也姓俞,他不希望任何一个俞家人过得好。

看到了另外一张给赵巧娘的信,特意拿过去给她。

赵巧娘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起来,他们确实不知道,俞向清寄回来的信上说一切都好,根本没有说梁涌攀上了高枝,已经和梁涌闹掰了。

她什么都没有说。

这可该怎么办?

她要不要告诉俞青山?

赵巧娘纠结了,要是说她怎么知道的,她肯定就要攀扯出敏秀,虽然他没有说让她们断了往来,但是想也知道,俞青山不会很乐意看到她和女儿太过亲密。

但是这件事情要是以后揭露出来了,她知道却没有告诉他们,他肯定会更生气。

还有这件事周博扬也知道了,要是周家人说漏了嘴也会传出来。

纠结了两天,她还是说了。

说周博扬送来一封敏秀的信,碰巧她和俞向清下乡的地方隔得不远,听到了消息,说有个来自白石县叫梁涌的知青攀上了那边公社干部的独生女,现在进城当了临时工。

本来俞青山和俞向安正在高兴的盘点中秋福利,她这么一说,给家里喜悦的气氛浇了一盆冷水。

俞青山捏紧了拳头,脸色难看。

这个小子!他的女儿如果不是为了他,当初不是没有办法定在比较近的地方下乡,是为了他,才一起去的。

她愿意跟着他一起吃苦,但是他却一点都不珍惜!

俞青山想了一下,怎么都没办法放心,“我去她那里看一看,来回两天时间足够了。”

他跟人调个休,抽出两天时间过去看她,俞向安:“爸,我和你一起去,我能好好安慰她,你看我也走出来了,姐姐也没问题的。”

俞青山没有第一时间反对。

俞向安继续说服他:“爸,有些话,你不好开口,我就不一样了。”

俞青山这回没有跟她想要去俞向晏那里那么反对,或许是因为他也要去,也或许是因为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,可以好好的安慰她。

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。

正好是中秋节,他们早点出发,还能一起过个节。

两个人回去厂里协调,同时盘点今年发下来的中秋福利,哪些带过去。

食品厂今年的节日福利,果然就有上次她和王副厂长去市里榨油厂换来的油,每个人分了半斤,另外还有一斤五仁月饼,一箱水果。

俞青山厂里,送了一箱水果,两斤大米,四个月饼。

俞向海的级别没有他高,他收到的福利砍半。

叶七佳的节日福利也不错,除了月饼之外,有一块布料和一对毛巾。

俞满昌是临时工,不过也有节日福利,就是比起正式员工少很多,得到了一个月饼,半斤糖果。

他们收拾了一些方便携带的,给另一头的俞向清发了电报,买了票,坐上了火车。

俞向清现在已经下乡一年多了。

她当初下乡的时候,已经十八岁。

这是俞青山不想他们下乡,硬是让他们上高中,多留两年。

如果可以留级逃避下乡的话,他还会让他们走这条路。

俞青山不想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,大字不是一个,后来出来了,为了识字,他吃了很多苦头。

他对自己的孩子,希望他们最起码要小学毕业,如果有本事,可以考大学,那更好,只是后来不能考大学了,还要下乡。

除了大儿子俞向海因为要提前顶班初中毕业之外,其他的孩子,都上完了高中。

上完了高中,再下乡,年纪就比较大了。

不会让他那么不放心。

俞向安现在十八岁,俞向清比她大一岁,今年十九了。

已经成年,但是在俞青山的眼里,还是一个孩子,一个被背叛的、需要家人安慰的孩子。

他们大包小包的上了火车。

这是俞向安第一次火车。

原主长这么大,没有乘坐过这种交通工具。

绿皮的、行驶速度也并不快,车上的人很拥挤。

他们没有买坐票,买不到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也是没必要,四个小时就能到了。

俞青山准备了两张报纸,可以垫着坐一下,不过没有用得上的地方,根本没有空地给他们坐下。

顶多就是靠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面休息一下。

自己的包裹是要小心看着的,一个不小心,别人拿走了,就拿不回来了。

俞向安听到的口音几乎五湖四海,很多她都听不懂,不过俞青山可以,还能说几句。

顺带着跟她说说这个口音是哪里,那个口音是哪里的。

俞向安有些佩服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