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国政府在搞内部改革,维也纳政府也忙着内政建设,但是国际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停止。
本着让敌人想干的事情干不成,就是胜利。两个大boss再次开启了互坑模式。
坑也不是好挖的,在坑人这个领域,伦敦和维也纳都是宗师级选手,一般坑根本就埋不了人。
因为改革的缘故,英国政府此刻正在爆发激烈的内斗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维也纳政府就能够做些什么了。
不列颠和神罗都对峙这么多年,两国内部早早统一了思想,给对方打上了“敌人”的标签。
时至今日,在维也纳内部已经找不到亲英派,在英国政府中同样找不到亲奥派。传统友谊神马的,早就在一次次利益冲突中被消耗殆尽。
维也纳政府真要是不知所谓的掺合进去,没准迫于外敌威胁,英国政府内部还会提前达成妥协。
可是什么都不干,白白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腓特烈又不甘心。
要知道,维也纳政府现在没有出手针对英国人;但是英国政府针对神罗的小动作,却是没有间断过。
“神罗威胁论”、“反倾销论”、“自由安全论”……一系列的国际热门话题,都是英国人一手泡制出来的。
流言蜚语那玩意儿,纯粹是“三人成虎”,一旦说得人多了,那就洗不白了。
坦率的说,腓特烈并不惧怕流言蜚语,对大国而言,国际舆论也就那么回事。
问题的关键在于英国人并非是单纯的造谣,很多东西确实存在,只不过稍稍用了夸张手法。
比如说:“商品倾销问题”,就是真实存在的。在自由贸易体系下,工业实力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确实大占便宜,在某些领域进行了倾销。
最早的大规模商品倾销,还是英国人带头干的,甚至还远比神罗干得更过分。
当年英国人拿着棉布当利器倾销到了全世界,冲垮了各国的纺织业,赚得盆满钵满还不满足,接着更是玩起的鸦片贸易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不列颠的辉煌就是建立在“殖民”、“倾销”和“毒品”三者之上的。
现在揭开这个盖子,自然不是英国人良心发现,主要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,他们已经从倾销者变成了被倾销者。
种什么因,结什么果。不列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掉了队,新兴产业领域完全被神罗吊打,某些细分领域干脆就是空白。
原本占据优势的棉纺织业,也遭到了各国民族资本的冲击,最近几年发展的非常不顺利。
没有办法,谁让各国工业化的第一步都是纺织业呢?
与其说神罗在和不列颠竞争,还不如说是所有工业化国家,都在和不列颠竞争。
相比之下,神罗的情况就要好很多。
无论是电力、内燃机汽车产业,还是石油化工、医药生物,又或者是各类机械设备制造,都是需要科技做支撑的,先天上门槛就比纺织业高。
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国家,根本没有在这些领域深入发展的能力,自然谈不上什么冲击。
既然自家吃不上这碗饭了,作为搅屎棍的英国人,自然要掀桌子了。
看似是英国人在“反对商品倾销”,实在却是在为“瓦解自由贸易体系”做铺垫。
砸锅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,不光英国人干过,维也纳政府同样干过。
要知道,弗朗茨可是最先公开要求禁鸦片的皇帝,并且是带着世界各国一起玩儿禁毒。
受此影响,直接导致了英国人的毒品帝国提前崩溃。要不然不列颠的外贸逆差,也不会有现在这么严重。
按照原时空的进度,英国人的毒品帝国,可是等各国鸦片种植业发展起来,以毒攻毒摊薄利润之后,才逐渐崩溃的。
风水轮流转,现在轮到维也纳政府头疼了。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,对商品销售市场的需求不言而喻。
一旦自由贸易体系崩溃,贸易壁垒时代降临,进出口贸易肯定大受影响,对神罗的经济绝对是一个重大打击。
相比之下,其它的谣言反而不值得一提了。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,“神罗威胁论”带来的不光是各国的猜忌,同样还有深深的畏惧。
不能让你服我,让你畏惧我其实也一样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种不要脸的精神,也是跟英国人学的。
只能说时代会改变人,同样也能够改变一个国家。作为一个时代的霸主,总是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。
不管神罗和不列颠之间矛盾冲突有多深,都不能影响维也纳政府向英国人学习,如何做好一个霸主。
确切的说是腓特烈皇储要向英国人学习,至于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弗朗茨大帝,现在已经过了学习的年纪。
等神圣罗马帝国完全取得了霸权,弗朗茨就要正式退休了。如何做好一个霸主的问题,那是腓特烈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“当遇到一件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的事,那就先憋着。”
腓特烈从小就被灌输了这个道理,所以耐心他是不缺乏的。事实上,任何一个做了四十多年储君的家伙,都不会缺乏耐心。
翻开历史书就知道,心态不好的储君,通常都早夭。对比很多同行,腓特烈已经算是幸运的了,至少提前掌权了。
要知道同为储君的爱德华七世,人家可是一直熬到了五十岁之后,才被允许接触政治。
至于后世那位号称有生之年系列的查尔斯王子,能不能够熬过超长待机的女王,都是一个未知数。
当然,更悲剧的是这位王子,连掌权的机会都没有,等待的仅仅只是一顶橡皮章王冠。
……
维也纳宫
外交大臣弗兰克尔:“殿下,美利坚合众国发来外交照会,希望能够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。”
“巴拿马运河”,早在数十年前法国人就动手开挖了。可惜在拿破仑三世忙于向意大利地区扩张的时候,巴拿马地区落到了奥地利手中。
遇上一个不配合的殖民政府,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自然不会顺利。断断续续的折腾了好几年,最终以运河公司破产而告终。
法国人走了,不等于巴拿马运河就结束了。事实上,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也有很多人想要开凿这条黄金水道。
可惜,不管什么样的开凿计划,到了维也纳政府手中,最后都被否决了。
明眼人都知道,这是政治问题。神罗的资本家都是经历过社会毒打的,没有和政府对着干的勇气。